找回密码
 校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搜索

tag 标签: 心理治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2011.11.12聆听宁铂老师的佛法与心理讲座
汪梅东 2011-11-13 16:25
非常有幸在西园寺听到到宁铂老师的讲座。如果单看讲义,肯定没勇气看完,太深奥了。但他讲述得很好,听起来不太困难,但仍然有好多没听懂。 以下引用讲义前一段,作个纪念。 ============================== 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in the Theravada (宁铂) 概要地介绍了南传上座部佛教内嵌的一套 “ 临床心理学 ” 理论体系,并就南传上座部佛教的 “ 认知 -- 行为治疗 ” 与现代心理学中的 “ 认知 -- 行为治疗 ” 之间的一部分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对比。 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实践方法 像自然科学理论一样,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不管说得再天花乱坠,如果不能给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的人们带来足够的真实利益的话,那么这种理论也就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中,行者们是怎样运用内嵌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理论体系中的那个完整的临床心理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修行实践的。 按照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说法,整个通向 “ 涅盘 ” 的修行过程可以用《小部 · 法句 · 第 183 偈》来概括。 这首偈颂的内容是: 一切恶莫作,一切善应行, Sabba-paapassa akarana.m kusalassa upasampadaa, The non-doing of any evil, the performance of what's skillful, 自调净其意,是则诸佛教。 sacitta-pariyodapana.m eta.m buddhaana saasana.m/ the cleansing of one's own mind: this is the teaching of the Awakened. -- 《小部 · 法句 · 第 183 偈》 -- 【 1 】 ( 在具体的环境下 ) 不清楚怎样做是不善法、怎样做是善法。 【 2 】 ( 在具体的环境下 ) 虽然从理论上知道怎样做是不善法、怎样做是善法,但是自己的 原有的思维习惯却是与不善法相应的,还没有改过来。 南传上座部佛教行者们所采用的具体方法。 现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 -- 现代心理学的角度 -- 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两个问题,就会发现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应该属于 “ 认知矫正 ” 的范畴;而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方法则应该属于 “ 思维习惯的矫正 ” 的范畴。在现代心理学中,这两类方法分属于 “ 认知治疗 ” 和 “ 行为治疗 ” 的范畴,与现代心理学中的 “ 认知 -- 行为治疗 ” 几乎完全对应!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南传上座部佛教中传统的修行方法实际上就是一套经过了 2500 多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的客观检验的、非常有效的 “ 认知 -- 行为治疗 ” 方案,与现代心理学中由 A.Beck 等人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 认知 -- 行为治疗 ” 完全平行,而且两者之间还有许多非常深刻和具体的可以互相平等地沟通及借鉴之处。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整个 “ 实践 ” 方案就是一个完整而实用的 “ 认知 -- 行为治疗 ” 系统。尽管这个系统原本是用来供佛教行者们 “ 自修、自证、自度 ” 的,但是其中有相当多的具体修行方法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改变之后用于临床心理治疗。这些经过转换之后应用于临床的修行方法有的属于 “ 认知矫正 ” 技术的范畴,有些属于 “ 行为治疗 ” 的范畴,和现代心理学 “ 认知 -- 行为治疗 ” 学派所采用的种种临床治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融洽的。 ……
9 次阅读|1 个评论
本站首页  |   武汉理工大学   |   校友总会  |   校友论坛   |   校友之家   |   本站博客   |   新浪博客   |   站点统计   |   返回顶部
武汉理工大学无锡校友会  联系人:汪梅东  QQ:393765255   无锡校友QQ群:I群 20510140;II群 112889516(实名制)

免责声明:本社区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武汉理工大学无锡校友会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0003927号   系统支持:DZ X2